安全氣囊咋彈出的,為啥高田氣囊會傷人
安全氣囊如今已經(jīng)成為汽車安全的一項標配,也是新車上市的一大賣點。據(jù)美國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局調(diào)查,氣囊在使用得當情況下,可令轎車的駕駛死亡率減少11%,正面撞擊則降低30%的力道。
有些人開了一輩子車都不知氣囊長什么樣,有些人可能開車第一天就與氣囊成了生死之交。那么氣囊是從哪里彈出來的?為什么無論方向盤還是中控臺面板以及座椅側(cè)邊,都沒有氣囊的出口?
其實氣囊不需要預留出口的,而是直接撐破表面覆蓋物。方向盤中央和中控臺氣囊飾蓋雖然表面光滑,但下面會有一道精心設(shè)計的一條線,這條線塑料的厚度一般只有0.5mm甚至更薄,這就是傳說中的撕裂縫。
氣囊被折疊安放在氣體發(fā)生器上部和氣囊飾蓋之間,當發(fā)生事故氣囊彈出時,巨大的膨脹力會瞬間撕裂這條縫,氣囊也就破殼而出。
當然這種彈出方式也會存在危險,曾經(jīng)高田氣囊殺人事件就是車主心中的噩夢。高田氣囊在彈出時會爆裂金屬碎片,對乘客造成安全威脅,10年的時間里已經(jīng)造成了100多人的死傷,因此被稱為“死亡氣囊”。
氣囊內(nèi)怎么會有金屬碎片?這得從氣囊的工作原理說起,通常汽車事故的撞擊時間只有0.2s,而安全氣囊彈出時間是0.02s-0.04s,這么短的時間怎么保證氣囊充滿氣體?這里就用到了火箭發(fā)動機的氣體推進劑技術(shù),而氣體推進劑,正是氣囊最危險的部分。高田不僅生產(chǎn)氣囊的布料,還購買火箭發(fā)動機技術(shù),自己生產(chǎn)氣囊氣體推進劑,而它的問題也正出在這些推進劑上。
氣囊的氣體推進劑裝在一個個圓片中,多個圓片裝在氣囊的氣體發(fā)生器里。而氣體推進劑的主要成分硝酸銨等物質(zhì),是一種極其鈍感的炸藥,對打擊、碰撞或摩擦均不敏感。一般說來,輕微的碰撞不會打開安全氣囊,只有在車輛正面一定角度范圍內(nèi)撞擊,才是打開安全氣囊的有效碰撞范圍。
當汽車在受到猛烈撞擊時,傳感器檢測到車體受沖擊力大于設(shè)定值,電腦就會啟動充氣元件中的電爆管,點燃氣體推進劑,爆炸反應通常在20-30毫秒完成,瞬間產(chǎn)生大量氣體填充氣囊。
簡單地說,安全氣囊就是被炸出來的,只不過爆炸范圍和威力都受到了控制,而高田的安全氣囊則屬于爆炸失控的范疇。高田氣囊組裝過程中,由于長久暴露在高濕度環(huán)境的水汽中,導致氣體發(fā)生器內(nèi)部的硝酸銨等推進劑被損壞變得極不穩(wěn)定,一旦點燃就會劇烈燃燒并爆炸,導致氣體發(fā)生器破裂。
想象一下一顆滿含碎片的炸彈在你面前爆炸是什么后果,最可怕的是,高田氣囊還是一顆不定時炸彈,可能車輛行駛的好好的,但氣囊突然就炸了,很多車主只能惴惴不安地頂著這顆炸彈開車。
而即使是正常的氣囊,彈出時的力量也是很大的,據(jù)測算,氣囊彈出速度大約是320km/h,產(chǎn)生的撞擊力甚至能夠讓2mm厚的鋼板扭曲,就像一個重拳擊手狠狠在你臉上打了一拳。
所以不要以為氣囊緩沖會很舒服,實際上被彈出的氣囊沖擊是件很痛苦的事情。氣囊打在臉上瞬間的沖擊力會讓你鼻青臉腫,戴眼鏡的話至少會把鏡架打壞,而且火藥的熱辣還可能會讓你的皮膚有輕度的灼傷。這就是為什么經(jīng)??吹叫侣剤蟮?,有車主被安全氣囊炸傷,鼻梁、胸骨骨折甚至破相毀容。
當然,現(xiàn)在的新型安全氣囊加入了分級充氣裝置,第一級點爆產(chǎn)生約40%的氣體容積,遠低于最大壓力,對人頭部移動產(chǎn)生緩沖作用。第二級點爆產(chǎn)生剩余氣體,并且達到最大壓力。而且在氣囊的內(nèi)表面固定有專門的帶子,這些帶子在氣囊充氣時能使其保持一定形狀,氣囊側(cè)面設(shè)有許多孔,這些孔用來快速排出氣體,防止乘員同時被多個氣囊擠壓而受傷。
所以不要盲目迷信氣囊就絕對安全,從保護生命變成死亡殺手只需要一點小小的失誤,高田氣囊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!建議大家買冰箱就先了解一下制冷原理,買車就先研究一下是不是TAKATA(高田)氣囊......
而安全氣囊本身使用不當也會造成意外傷害,安全氣囊全名SRS Airbag (Supplemental Restraint System的簡稱),其實就是座椅安全帶輔助保護系統(tǒng),所以真正管用的還是安全帶,安全氣囊必須搭配安全帶使用!